站点介绍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在企业的投资组合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准确评估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价值,有助于企业合理配置资源、优化投资结构、做出科学的投资决策以及精准反映财务状况。本文将从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概念、分类、计量基础、评估方法、经典案例、特殊情况处理以及评估注意事项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且深入的剖析。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是指企业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根据投资对象和投资目的的不同,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
企业为了实现战略目标,如获取技术、拓展市场、加强产业链协同等,对其他企业进行的长期股权投资。战略投资通常具有较长的投资期限和较高的投资金额,其目的不仅仅是获取财务收益,更重要的是实现企业的战略布局。
企业出于财务目的,如获取股息、资本增值等,对其他企业的权益工具进行的投资。财务投资一般不追求对被投资企业的控制权,更注重投资的收益和风险。
企业对初创期或成长期的企业进行的权益投资,以获取高额回报为目标。风险投资通常伴随着较高的风险,因为初创企业的发展前景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计量基础主要包括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两个阶段,具体如下:
计量阶段 | 计量方法 | 说明 |
---|---|---|
初始计量 | 公允价值 + 交易费用 | 企业取得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时,应当按照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入账金额。如果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
后续计量 | 公允价值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应当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其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不影响当期损益。当处置该投资时,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应当从其他综合收益中转出,计入留存收益。 |
需要注意的是,在后续计量过程中,如果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发生减值,应当按照准则规定进行处理。
根据评估目的、评估对象的特点以及市场条件等因素,需选择确定适用的评估方法。常见的评估方法如下:
在某些情况下,如评估缺乏活跃市场报价且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时,可采用成本法进行评估。该方法以取得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时的历史成本为基础,考虑投资的减值情况进行调整后确定评估价值。在计算成本时,要考虑取得投资的实际支出、相关税费等。同时,对于投资的减值,需要根据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等因素进行合理估计。例如,评估一项对非上市企业的战略投资,若被投资企业经营不善,存在较大的减值风险,则需要对初始投资成本进行减值调整。
主要计算公式:
\(V = C - D\)
其中:
\(V\) 为评估价值
\(C\) 为投资的历史成本
\(D\) 为投资的减值准备
收益法是评估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价值的常用方法之一。该方法通过预测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未来的收益,并按照一定的折现率将其折现至评估基准日,以折现后的收益现值作为评估价值。对于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未来收益主要包括股息收入和资本增值。折现率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投资风险、市场利率等因素。例如,评估一项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投资,需要预测未来各期的股息收入和股票增值情况,再根据合适的折现率将这些收益折现到评估基准日。
主要计算公式:
\(V = \sum_{i = 1}^{n}\frac{R_{i}}{(1 + r)^{i}}\)
其中:
\(V\) 为评估价值
\(R_{i}\) 为第 \(i\) 期的预期收益
\(r\) 为折现率
\(n\) 为收益期限
对于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如上市交易的股票,可采用市场法进行评估。该方法以市场上相同或类似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交易价格为基础,通过比较评估对象与可比交易案例之间的差异,进行适当调整后确定评估价值。选择可比交易案例时,需要考虑投资的行业、规模、盈利能力、成长潜力等因素。例如,评估某企业持有的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可选择同行业、同规模、盈利能力相近的其他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价格作为参考,考虑公司的成长潜力等因素进行调整。
主要计算公式:
\(V = P \times N \times K\)
其中:
\(V\) 为评估价值
\(P\) 为可比交易案例的市场价格
\(N\) 为评估对象的数量
\(K\) 为调整系数
以下以某企业持有的一项对非上市企业的战略投资为例,说明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价值的评估过程。该企业于 \(2023\) 年 \(1\) 月 \(1\) 日以 \(500\) 万元的价格取得对某非上市企业 \(10\%\) 的股权,评估基准日为 \(2025\) 年 \(4\) 月 \(11\) 日,评估人员决定采用收益法进行评估。
评估人员经过分析,预计该非上市企业未来 \(5\) 年的净利润分别为 \(200\) 万元、 \(250\) 万元、 \(300\) 万元、 \(350\) 万元和 \(400\) 万元,且每年将净利润的 \(30\%\) 用于分配股利。该企业的股权资本成本为 \(8\%\)。
预计未来各期的股息收入如下:
\(2025\) 年:股息收入 \(200\times30\%\times10\% = 6\) 万元
\(2026\) 年:股息收入 \(250\times30\%\times10\% = 7.5\) 万元
\(2027\) 年:股息收入 \(300\times30\%\times10\% = 9\) 万元
\(2028\) 年:股息收入 \(350\times30\%\times10\% = 10.5\) 万元
\(2029\) 年:股息收入 \(400\times30\%\times10\% = 12\) 万元
根据收益法公式 \(V = \sum_{i = 1}^{n}\frac{R_{i}}{(1 + r)^{i}}\) ,计算该股权的评估价值:
\(V=\frac{6}{(1 + 0.08)^{\frac{9}{12}}}+\frac{7.5}{(1 + 0.08)^{1+\frac{9}{12}}}+\frac{9}{(1 + 0.08)^{2+\frac{9}{12}}}+\frac{10.5}{(1 + 0.08)^{3+\frac{9}{12}}}+\frac{12}{(1 + 0.08)^{4+\frac{9}{12}}}\)
经过计算,该股权的评估价值约为 \(38.25\) 万元。
当被投资企业的业绩出现下滑时,会影响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价值。评估时需要分析业绩下滑的原因,如市场竞争加剧、经营管理不善等,并重新预测未来的收益。同时,要根据业绩下滑的程度,调整折现率或减值准备。
行业政策的变化可能会对被投资企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影响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价值。评估时需要关注行业政策的变化趋势,分析政策对被投资企业的盈利能力、市场份额等方面的影响,并相应调整评估参数。
如果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涉及到被投资企业的控制权变更,评估时需要考虑控制权变更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影响。控制权变更可能会带来经营战略的调整、管理团队的更换等,从而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评估人员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调整评估价值。
深入了解被投资企业的基本面,包括其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市场竞争力、管理团队等。通过查阅相关的财务报表、行业研究报告、市场调研数据等,对被投资企业的价值进行全面评估。
市场环境的变化会对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价值产生重要影响。关注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发展趋势、市场供求关系等因素的变化,及时调整评估参数。例如,在经济衰退时期,企业的盈利能力可能会下降,需要相应降低折现率或提高减值准备。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流动性也是影响其价值的因素之一。对于流动性较差的投资,投资者可能需要承担更高的风险,因此其价值可能会相对较低。评估时要考虑投资的交易活跃度、市场深度等因素,合理评估其流动性风险。
评估所使用的数据,如被投资企业的财务数据、市场交易价格、折现率等,必须真实、可靠。要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数据,并进行核实和验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根据评估对象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必要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评估,并对结果进行相互验证。如果不同方法得出的评估结果差异较大,要深入分析原因,调整参数或方法,确保评估结果的合理性。
评估过程中涉及到许多专业判断,如折现率的确定、收益预测、减值准备的计提等。评估人员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确保判断的合理性。
评估报告应内容完整、条理清晰、结论明确。要详细说明评估目的、评估方法、评估依据、评估过程等内容,以便使用者能够理解和信任评估结果。